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漩涡仪的操作流程

2025-07-25

涡旋仪是一种通过高速振荡或旋转产生涡旋力,使样品(如液体、粉末、细胞等)快速混合、悬浮或乳化的实验室设备,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药物研发等领域。以下是涡旋仪的标准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,供参考:


一、操作前准备

1. 设备检查

确认涡旋仪外观无损坏,电源线、插头无破损。

检查振荡平台(或固定夹具)是否稳固,无松动或裂纹。

确认速度调节旋钮/按键、定时器功能正常。

2. 样品准备

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容器(如试管、微孔板、离心管等),确保容器材质耐振荡(避免玻璃容器易碎风险)。

样品量不宜超过容器容积的2/3,防止振荡时溢出。

若需密封,使用配套的盖子或封口膜,避免液体泄漏。

3. 环境要求

放置于平稳、干燥、通风的台面上,远离水源和腐蚀性气体。

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(一般工作温度范围为5-40℃)。


二、操作步骤

1. 固定样品

· 方法一:手持操作

将容器轻压在振荡平台上,用手指固定(适用于短时间、小体积样品)。

注意:手部需保持稳定,避免容器滑脱或倾倒。

· 方法二:使用固定夹具

将容器放入配套的试管架或夹具中,调整夹具松紧度,确保容器稳固。

适用于长时间振荡或多样品同时处理。

2. 设置参数

· 速度调节

根据样品性质选择振荡速度:

低速(1000-2000 rpm):易碎样品(如细胞、蛋白质溶液)。

中速(2000-3000 rpm):常规混合(如试剂溶解、染色液混合)。

高速(3000 rpm以上):高粘度样品(如胶体、乳液)。

原则:从低速开始,逐步增加至目标速度,避免突然高速启动导致样品飞溅。

· 定时设置

使用定时器功能设定振荡时间(如10秒、30秒、1分钟等)。

若需连续振荡,选择“持续运行”模式,但需专人看护。

3. 启动与运行

· 按下“启动”按钮或旋转开关,设备开始振荡。

· 观察运行状态:

确认振荡平稳,无异常噪音或振动。

若发现容器晃动剧烈或液体飞溅,立即停机调整速度或固定方式。

4. 停机与取样

· 达到设定时间后,设备自动停止;若手动停止,按“停止”按钮。

· 待振荡平台完全静止后,方可取出容器。

· 注意:高速振荡后容器可能发热,需佩戴防热手套或等待冷却后再操作。


三、维护与保养

1. 日常清洁

· 每次使用后,用湿布擦拭振荡平台和外壳,避免残留样品腐蚀设备。

· 禁止使用有机溶剂(如丙酮、甲醇)直接擦拭塑料部件。

2. 定期检查

· 每月检查电源线、插头是否松动或老化。

· 每季度检查振荡平台水平度,必要时调整脚垫。

3. 润滑与更换

· 若设备长期未使用,启动前在振荡轴处滴加1-2滴润滑油(如硅油)。

· 振荡平台橡胶垫磨损严重时需更换,避免影响振荡效果。

4. 存放要求

· 长期不用时,断开电源,覆盖防尘罩,存放于干燥环境。


四、安全注意事项

1. 个人防护

· 操作时佩戴实验服、手套和护目镜,防止液体飞溅伤人。

· 避免长发、宽松衣物靠近振荡部件。

2. 样品安全

· 禁止振荡易燃、易爆或腐蚀性样品(如浓硫酸、苯类溶剂)。

· 生物样品(如血液、病原体)需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,防止交叉污染。

3. 设备安全

· 禁止在设备运行时移动或倾斜涡旋仪。

· 若发现异常噪音、冒烟或异味,立即停机并联系维修人员。

4. 儿童与宠物

· 实验区域需远离儿童和非授权人员,避免误操作导致伤害。


五、操作记录与培训

1. 记录要求

· 每次使用后记录设备编号、操作人员、样品名称、速度、时间及异常情况。

· 定期汇总数据,分析设备使用频率和故障率。

2. 人员培训

· 新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设备原理、操作流程及应急处理措施。

· 定期组织安全演练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。


总结

涡旋仪的操作需遵循“安全第一、规范操作、定期维护”的原则。通过正确设置参数、固定样品、及时清洁保养,可延长设备寿命并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。若遇复杂故障,切勿自行拆解,应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。


喷管实验台 制冷制热实验台 换热器综合

 

联系我们
关闭

客户服务热线

021-56537766

在线客服

在线客服
二维码

咨询热线
021-56537766